康辉,作为“央视一哥”,大家对他的名字都不陌生。在如今的央视,他几乎是门面人物。然而,康辉的成功并非从央视开始的。高中时期,他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,总是被称为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
尽管当年康辉报考的是北京传媒大学,他的高考成绩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清华和北大的录取分数线。那么,为什么成绩如此优秀的他却一开始没有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呢?
央视曾经有一档轻松有趣的综艺节目《你好,生活》,由尼格买提和撒贝宁主持。在他们幽默又默契的主持下,这档节目大受欢迎,收视率一直不低。节目推出了两季,成为许多观众津津乐道的“宝藏”节目。
在第二季的第4期节目中,尼格买提和撒贝宁邀请了一些同事一起参加团建活动。当康辉与李梓萌、张蕾一同出场时,观众们兴奋不已。这五位主持人,虽然在同一个单位工作,但大家凑到一起的机会并不多。活动结束后,大家围坐在露营帐篷下,轻松地聊起了高考。
展开剩余85%话题一提起,几位主持人都开始分享自己当年的高考经历。作为学霸,大家的高考成绩都非常出色。除了撒贝宁,他因为在高三时就被保送进北大,不同于其他人考大学的经历。
撒贝宁打趣道,“和一帮还要考试的人坐在一起,真没意思。”他的话虽是开玩笑,却也透露出一些事实——上世纪九十年代,北京广播学院(即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)是非常难考的,招生名额非常有限。
李梓萌能考入这所大学,是因为她1996年在辽宁省高考专业成绩中位列第一;张蕾则是1998年山西省高考艺术类的第一名;小尼在2002年是全疆民考汉的第二名,并且在中学生电视节目主持大赛中获得了第三名。
至于康辉,他不仅是1989年河北省艺考的第一名,而且文化课成绩也超出了清华和北大的录取分数线。正因为如此,大家在节目中随意聊起自己的过往时,观众却认为这成了“凡尔赛”式的自我炫耀。
不过,康辉在节目中并未提及一件事——尽管他成绩如此优秀,但当年他差点没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。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?
康辉出生于1971年1月17日,来自河北保定市无极县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。父亲是邮电工人,家里从不缺杂志和报纸,因此康辉从小就养成了看各种杂书的习惯。上小学时,他总是带着最多的书,完成作业后,总是津津有味地翻阅这些杂志。
这些“杂书”不仅丰富了康辉的知识,还拓宽了他的视野,使他在同龄人中显得更加成熟稳重。虽然爱看这些杂书,但康辉的学习成绩从未下滑,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,堪称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
与其他只知道埋头学习的尖子生不同,康辉在课余时间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,并乐于助人,因此他身边有很多朋友,大家都很佩服他。小学升初中时,康辉以全市第五的成绩考入河北省石家庄一中,这所学校是河北省最好的中学之一,竞争非常激烈。
尽管学校内充满了竞争压力,康辉却从未感到过多的压力,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。第一学期结束后,他的成绩位列班级第二,并顺利进入全年级前十。然而,康辉并不满意,他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。
到了高二,康辉选择了文科。1988年,第24届夏季奥运会在韩国举行。作为一个体育爱好者,康辉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观看奥运比赛。由于找不到电视,他只能通过广播收听奥运的解说。广播员激情四溢的讲解让他深受感染,从此他产生了成为一名主持人的梦想。
父亲知道后,为了帮助康辉实现梦想,特意去找人打听,得知北京广播学院的播音专业是全国最好的。从那一刻起,北京广播学院就成了康辉唯一的目标。文化课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康辉,并不担心自己的成绩,只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,他更加努力地投入到艺术类课程的学习中。
1989年,康辉自信满满地参加了高考。三天的考试结束后,他对自己充满信心,告诉父亲一定能考上北京广播学院。然而,令他没想到的是,其他同学的录取通知书纷纷到了,而他的却迟迟没有消息。此时,康辉发现自己填报的第二志愿竟然收到了通知书。
这让康辉十分疑惑,他坚持认为自己一定没问题,于是主动复盘考试过程,并确信自己成绩无误。在父亲的支持下,康辉的父亲联系了北京广播学院招生办,结果却得知,学校并未收到他的成绩单。
原来,当时的艺考成绩是由电报局通过电报方式发送给学校的,而电报局的工作人员似乎出现了失误,导致康辉的成绩被漏报。康辉的父亲随即展开了调查,经过几天的奔波,他最终通过熟人获得了电报底稿,并发现底稿上根本没有康辉的名字和成绩。
康辉的父亲愤怒之下找到电报局,并提供了证据。最终,电报局承认了他们的错误,并重新发送了康辉的成绩。最终,康辉收到了北京广播学院的录取通知书。
那一刻,康辉内心五味杂陈,若非父亲的坚持和努力,康辉可能就无法顺利实现自己的梦想。
康辉的传奇人生由此拉开帷幕。1993年,他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,顺利进入了央视新闻中心。经过一年的磨练,康辉便担任了《世界报道》的主持人,年仅22岁时,他的表现让所有人刮目相看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康辉不断成长,成为央视的中坚力量。1997年,他承担了香港回归仪式的解说任务,任务完成后,央视高层看到了他“能担大任”的能力,并安排他主持了许多重大事件的报道。
2006年,康辉与李梓萌一起登上了《新闻联播》的舞台,成为了该节目的“当家人”。十多年来,他始终没有犯过任何错误,这使得许多人都对他刮目相看。
在2020年,康辉曾临时接到一个艰难的任务,需要在八分钟内准备一段6000字的新闻稿。尽管任务看似不可能完成,但康辉却在规定的时间内完美无缺地完成了播报,创造了新闻界的传奇。
今天,康辉已经是央视新闻中心的主任,并负责着许多央视顶尖主持人的工作。他被公认为是央视“主持人天团”的C位人物。
在外人眼里,康辉似乎一切顺利,天赋异禀。但鲜有人知,正是因为高考那次的“顶替事件”,康辉才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不易。在他的自传《平均分》中,他详细记录了这段艰难的经历。
事实上,康辉并不是唯一一个经历过类似事件的人。近年来,不少关于高考被顶替的事件曝光,让人心痛。高考,是许多人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,任何在这个过程中捣鬼的人,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天眼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